热搜词: 电影 电视剧

问鼎五项奥斯卡奖,「美国小说」:变得越蠢、越有钱?

入围五项奥斯卡奖的《美国小说》(American Fiction),是 Cord Jefferson 自编自导的首部剧情长片,内容荒诞挖苦又温暖忧伤。
故事以小说家莫克的视角展开,他的作品总是曲高和寡,市场反应冷淡,眼看以书写黑人悲惨际遇的小说大卖,莫克深感荒谬,觉得这类作品简化黑人族群的样貌,像是在迎合白人的喜好。
出于愤怒(或嫉妒),莫克以笔名写下一本情节浮夸又俗气的剥削小说,借此嘲讽社会的伪善,怎料这本书受到出版社的高度青睐,不但高价买下版权,连好莱坞都有意将其改编成电影。
面对罹患阿兹海默症的母亲与经济困境,莫克只能将计就计,以假造的身份推销这本充满干话的新书...
“白人希望能看到真相,事实却不然,他们只想感到被赦免...”
《美国小说》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:
一是莫克与家人的互动,体现“平凡”的黑人家庭样貌。
二是莫克为了卖书,他用取悦主流观众的身份,假装成“白人认可的黑人形象”,以鄙俗的人设,走上成功(流量密码)捷径。
《美国小说》嘲讽美国社会的各种刻板印象,源于人们的不熟悉,也源于市场的需求性。
如果刻板印象可以卖钱、贩卖悲情(或励志)可以卖钱、政治正确可以卖钱,为何不做?
《美国小说》探问当代社会追求的多元价值,到底是真正去倾听不同的声音,或只是空有多元的外壳,对人与事的观点依旧维持著单一观点?
此外,莫克对艺术的坚持,是否源于精英品味,无法与普罗大众产生共鸣?他瞧不起特定类型的黑人小说,是拒绝把自己活成白人印象中的模样,或是“害怕”自己变成白人想像中的样子?
莫克不想写剥削式的小说,背后是否藏有对自我出身的自卑感而不自知?
《美国小说》也模糊虚构(创作)与现实间的界限。
电影对于莫克与家人的描述就代表真实吗?莫克创作的小说就只是虚构吗?该怎样描述非裔族群的生活才不偏颇?该怎么书写困境与成功才不剥削?
影片没有给出答案,就像片尾几场令人捧腹大笑的戏中戏,始终不愿给出一个确切的“结局”,那是编剧不想为黑人族群下一个简单粗略的定义,亦是透过开放式结局,为观众留下想像空间(不让电影沦为另一部或剥削或贩卖心灵鸡汤的作品)。
“我变得越蠢越有钱。”
《美国小说》讽刺当代社会的多元价值只是包裹糖衣的毒,不是真正的多元价值,一如莫克受邀成为文学评审,看似肯定他的创作,其实是借用他的肤色来杜众人悠悠之口。
而莫克撰写的干话小说获得大奖,也不是看中其艺术性,而是小说更符合白人评审对于黑人群体的想像(借此满足白人的正义感)。这么一部嘲讽政治正确有多伪善的作品(大大挖苦了好莱坞一番),获得奥斯卡多项提名,究竟是评审认可本片的艺术成就?或者,提名这部作品才能展现奥斯卡的多元品味?
今年奥斯卡的十部最佳影片入围作品,包括有探索历史事件与人物的《花月杀手》、《奥本海默》和《利益区域》,对两性、种族、政治正确等议题进行讨论的《美国小说》、《可怜的东西》与《芭比》、充满复古情怀的温馨佳节电影《留校联盟》,以及表现手法不同,但不约而同聚焦在婚姻伴侣关系上的《坠恶的审判》和《过往人生》。每一部入围作品的风格各异,水准整齐,堪称近年之最。
要说《美国小说》最有机会夺奖的项目,应该会是改编剧本奖。《美国小说》的剧本,一边大力挖苦嘲讽社会的伪善,一边细腻描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,一边又对通俗与艺术进行讨论,如此精彩的剧本,绝对值得一座奥斯卡奖的肯定!
更新于:6个月前
标签:
全部评论

最新剧情

查看更多